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那么上师大的“民商法学”究竟是考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Ⅰ.上海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18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5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学校现有各类研究生近9000人。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广泛。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II、“民商法学”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民商法专业于2011年获得硕士点授予资格。现在依托于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目前该点导师组有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学科带头人的刘诚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法),此外,环建芬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民法),高岚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商法)、胡志民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商法)、王志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学)等均具有多年教学与科研的良好素质。
本导师组成员近年来,承担了省部级课题六项,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参与了上海市地方政府决策或咨询项目,与全国和上海的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也一直在稳步推进。
本专业目前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劳动法:这是本学科点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其注重劳动法理论与立法研究。刘诚教授在围绕劳动法理论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立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立法主张,得到国内外关注和响应,其研究成果显著,整体实力在全国地方高校名列前茅,在民商法学界具有重要地位。
(2)民法:这是本学科点一个主要研究的领域,其注重对民法总论、物权法、侵权法等结合市场经济纠纷的出现对一些理论和实务问题开展研究。环建芬副教授,其主要涉足民法总论、物权法和侵权法等问题的探讨,在“中国物权法研究”、“所有权相关问题研究”以及侵权法中的“医疗损害赔偿”等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
(3)商法:这是本学科点一个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其注重对商法总论中的重大问题、对商事部门法方面和日本公司法和证券法等进行研究。高岚副教授注作为留日海归人员,在日本公司法现代化、日本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涉及,尤其在“资本市场国际化法律问题研究”、“私募基金法律问题研究”、“风险投资制度的模式选择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有:
主干课程为民法总论专题;物权法专题;债法专题;商法总论;证券法专题;劳动法专题;比较劳动法等。
本专业的就业方向:
本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的民商法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开阔的视野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法科专门人才,可以胜任民商法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包括司法部门、一般的政府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内的各种法律及其相关实务工作。
以上就是《上师大的“民商法学”究竟是考什么呢?》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考研招生网,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