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那么上师大的“社会工作”究竟是考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上海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18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5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学校现有各类研究生近9000人。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广泛。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二、“社会工作”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教育经验,且为国际社会工作院校联盟(IFSW)的成员。本系从2000年起招收社会工作本科,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本系教师创立多家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各大社会服务机构担任理事长、理事、督导等职,积极推动上海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导师:张宇莲、杜立婕、沈黎、刘晴暄、杨彩云、蓝希瑜、赵佳林、刘行、戴冰
研究方向及特色:
1、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通过组织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服务青少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本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发祥聚焦于青少年成长发展、权益维护、预防犯罪等三大领域。
2、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应致力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本专业老年社会工作方向侧重以下内容培养:老年照顾安排、适老化环境改造、家庭辅导、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老年教育、咨询服务、权益保障、政策倡导、老年临终关怀等。
3、社区社会工作
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日渐显现,在福利领域,政府承担设计、监管等宏观职责,而将递送服务、运营设施等交给社区和社会组织已成为共识。本研究方向侧重以下几个部分:1.社区治理与社区发展;2.社区组织培育、管理与运营;3.社区规划、社区福利设计与实施;4.社区文化研究。
学术地位:本学科点的师资队伍中,学历结构较高、大都有海外学术训练与交流的经验、专业背景良好、综合研究实力较强,并在特色研究领域取得了有一定影响的成果。教师担任各级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的理事、顾问等。
研究成果及在研项目: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教师目前主持的研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其他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多项等。发表SSCI、CSSCI论文、主编、出版著作多部。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开设课程有:社会工作理论、社会政策分析、高级社会研究方法、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督导、方案设计与管理、社会工作管理等。本系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强调课程标准国际化、实践学习本土化,秉承“在实践中缔造学问”的理念,追求社会工作硕士的教育品质。
该专业和方向应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毕业后学生的就业去向:可以去政府、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基金会、社会福利机构等处任职,可进行社会创业,亦可进一步深造。
以上就是《上师大的“社会工作”究竟是考什么呢?》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考研招生网,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