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那么上师大的“社会保障”究竟是考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I.上海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18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5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学校现有各类研究生近9000人。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广泛。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II、“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一、学科、专业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二级学科隶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生导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都具有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后经历1人,具有国外访学经历3人。研究生毕业去向主要是攻读博士研究生,以及在国家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从事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及导师
(一)养老与医疗保障
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领域,导师主要有:
郝勇教授,管理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养老保障,主要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系列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项目等课题。专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代表性论文发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预测》、《改革》等期刊。
吴君槐副教授,经济学博士,荷兰伊拉斯谟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会员,上海市老年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医疗保障、长期照护保险研究。主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课题。
(二)劳动权益保障
包括工伤、失业、残疾、生育等保障领域,导师主要有:
温俊萍副教授,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就业保障问题与就业治理研究。代表性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保障》等学术期刊。主持“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的治理模式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就业服务研究”、“上海市海归待业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等科研项目和决策咨询课题。
张辉华副教授,管理学博士。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智人才评鉴和发展中心/中智职业能力考试和发展中心首席专家。主要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从中微观层面对员工在劳动权益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代表性论文发表在《心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心理科学》、《管理科学》等学术期刊。
韦如梅副教授,法学博士,政治社会学专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社会发展转型和基层治理等问题研究。代表性论文发表在《求实》、《学术界》等学术期刊。
三、课程设置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理论研究前沿、社会保障的基础学科理论、养老和医疗保障专题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研究、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社会保障定量研究方法、社会保障专业外语,以及跨学科选修质性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前沿专题或社会政策专题研究等。
以上就是《上师大的“社会保障”究竟是考什么呢?》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考研招生网,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