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那么上师大的“自然地理学”究竟是考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I.上海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18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5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学校现有各类研究生近9000人。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广泛。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II、“自然地理学”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0年获准建立,2001年开始招生。近年来学位点导师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上海市科委、教委科研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并取得一系列高学术水准的科研成果。目前,本学位点有11名指导教师,其中教授5名,均具有博士学位和在国外高校进修、访学、合作研究的经历。学位点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及完备的培养计划,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成熟学位授权点,招生规模和报考人数均有所扩增,在全国同类院校本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本学位点根据师资队伍状况、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优势和办学条件,确定了2个研究方向:城市生态与环境过程、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形成以下专业特点:1.将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力在城市与气候变化适应、城市生态、城市灾害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城市问题的现代地理学技术诊断等方面,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城市/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服务。2.注重自然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灾害风险科学和“3S”技术等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科交叉,体现研究特色,形成与国内同类高校错位发展。
主要开设课程了地理学思想史、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开发、环境生态学、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环境、地理计算学、专业外语、智慧城市与时空大数据、数值模拟基础和应用等学位课和选修课。
本学位点毕业生主要可以适应以下就业方向:1.有关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的研究、规划、设计的机构、部门、公司等。2.有关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专业的高、中等院校师资与科研人员。3.大、中城市中学师资。
本学位点每年均有多位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得更高层次培养和深造的机会。
以上就是《上师大的“自然地理学”究竟是考什么呢?》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考研招生网,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