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政治材料分析真题公开!含答案解析
来源:考研招生网 编辑:zhuyinying 2022-11-24 13:41:23
  现在2023考研已经进入到冲刺状态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全面地复习备考,学姐整理出了往年考研政治真题,此篇为2020年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及答案解析,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0年考研政治材料分析真题公开!含答案解析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在大面积地驯化种植农作物以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同病虫害的斗争。在上世纪40年代,为遏止庄稼发生病虫害,人类发明了化学农药。然而,化学农药在迅速杀死害虫、有效保护农作物的同时,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也很快显现出来。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在生物防治领域寻找新的突破。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的某种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这种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大大减轻了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提升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生物防治的方法,其实就是充分利用了自然界“一物降一物”的平衡法则。例如,水花生
  原产于南美洲,这种看起来很寻常的植物,生命力极其顽强,一颗植物一年就可以发展成一大片,如不及时清除,农作物很可能会绝收。水花生不仅侵占农田、林地,还侵染塘堰及沟渠,堵塞水道,限制水流,增加沉积,造成局部水域的水体交换受阻、水质恶化、水体缺氧、鱼蟹大面积死亡。在公共绿地和居民区生长蔓延,还会传播多种寄生虫。为了防止水花生泛滥,农业技术人员最初分别尝试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如采取人工打捞、机械粉碎等手段。但物理防治手段成本高,而且加剧水花生蔓延;化学防治则会将其他水生植物一并杀死,还会带来农药次生污染。通过实地调研,农业技术人员最终确定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引进水花生叶甲。叶甲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专食性,只吃水花生,不会对一般农作物造成祸害。再如,大棚菜容易产生一种暗红色的叶螨,科学家就找到了一种叶螨的天生“死对头”捕食蟎,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难题。生物防治帮助人们跳出了防治病虫害必须用化学农药的传统思维模式。据统计,我国每年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农作物面积达4亿至5亿亩次,“十三五”期间,还力争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率提高至40%以上。生物防治技术成为农业病虫害治理的又一项创新之举。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这是生物防治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18日、2019年1月22日)
  (1)分析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平衡法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2)为什么说“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
  【参考答案】
  (1)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平衡法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反映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自然界中的事物也是如此。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的作用。它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2)创新就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
  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心归来,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就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第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第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第三,我们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所谓良性互动是指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或者说二者之间形成相互激发、共同促进的因果关系,而这种良性互动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团结带领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奋斗。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80年,邓小平在总结1966-1976年的教训时就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摘自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材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
  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体现。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摘自《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2)阐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五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3)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9年9月12日专程前往
  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参观结束时,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中共中央在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习近平强调,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9月13日)
  材料2
  201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
  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需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日)
  (1)如何理解中共中央在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100多年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
  【参考答案】
  (1)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这里,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古拉朽之势向全国各地胜利大进军,彻底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在这里,中共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整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了建立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纪元。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
  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任。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公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37.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是受表彰者之一。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战上,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1955年,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先后任城关粮油所主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等职务,直至在此岗位上离休。
  对工作,他脚踏实地,担当奉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推动水电站建设。让山村进入“电力时代”:他牵头办起桐油和茶叶基地,牧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他与群众一起。找水源修道路,解决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的问题……
  对待战功荣誉,他刻意隐瞒,连自己的儿女都不知情。如果不是2018年一次退役军人的信息采集,他的事迹可能依旧无人知晓。
  很多人不禁好奇,张富清为何一辈子深藏功名?为何在平凡岗位上如此低调奉献却甘之如饴?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我和战友们跟着党奋斗的目标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就是为了人民能走上幸福美满的道路,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他在每一次的战斗中都要担任“突击队员”;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他放弃留在大城市。他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的赤子之心。
  新中国70年的不凡岁月中,闪耀着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他们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是亿万中华儿女的榜样,激励我们在追梦之路
  上砥砺前行。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27日、9月24日、9月30)
  (1)结合张富清高尚的追求,说明理想信念的力量。
  (2)国家颁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对全社会弘扬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张富清“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的人生追求,充分说明了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首先,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其次,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最后,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信念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3)法律为道德提供保障,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遵循。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重要的国家制度,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息息相通,国家颁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有利于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宣传崇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追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有利于增进社会团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注入伟大的时代力量。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体现了中国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
  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在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明确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
  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习近平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观点:提出了各国应该“坚持开放通融、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主张;宣布了中国在推进“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方面的措施。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1月5日)
  材料2
  2019年11月5日到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如期举行,共有181个
  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注册报名的专业采购商和观众达50万,展览
  面积33万平方米,涵盖装备、贸易、汽车、科技生活、品质生活、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
  服务等五大板块、七个展区。不少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高管亲自带队参展。首发的
  新产品、新技术超过首届。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企业参展数量达192家,参展面积达4.75万平方米,为所有参展国之首。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首届进博会上宣布的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5方面举措已经基本落实,同有关国家达成的98项合作事项中,23项已经办结,47项正在积极推进,28项也在跟进推进。习近平明确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带一路”。习近平在欢迎与会各国贵宾时发表的致辞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
  ——摘自新华网(2019年11月5日)
  (1)阐述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背景和意义。
  (2)为什么说进博会交资方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
  【参考答案】
  (1)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也处于不稳定、不确实、不消停的时代。当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更不是你争我夺的“零和博弈”,合作共赢成为必然选择。一直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完善开放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多双边合作,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事实证明,中国才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多边主义的支持者。第一,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第二,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第三,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国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将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2)进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搭建了全球共享共创的务实合作平台和发展平台,不仅使全球展客商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良好的文化效应。
  一是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是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进博会不仅是全球经贸交易的盛会,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进博会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不断加深彼此了解和互信,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共同价值追求,其所彰显的互利共赢、共享未来的合作理念,也获得了广泛认同。
  三是打造了“文化+”的特色品牌。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华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泛,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商品中加入了中国元素,既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也为越来越多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世界各国消费者提供了选择,可以预见,蕴含中国元素的文化品牌必将会日益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和光彩。
  四是拓展了文化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世界各国间的文化、经贸交流,需要有良好的平台作支撑。进博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有国际贸易和国际文化交流两条主线,二者相互交汇,互为补充,拓展了文化和经贸交流的平台。
  本文内容手动整理自互联网,供同学们参考!
  以上就是有关【2020年考研政治材料分析真题公开!含答案解析】的相关介绍,现在备考的小伙伴正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准备考研的同学们也可以开始搜集信息了,如果大家有任何想要了解的考研资讯、信息,都可以登陆考研招生网,里面内容更加丰富哦~
  别急着走,学姐还为2024考研的同学们准备了备考大礼包,内含各种真题资料和心得经验,快快点击下方蓝色图片免费领取吧,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延伸阅读

下一篇:2021年考研政治单项选择题及答案解析!点击查看
主页 > 考研政治 > 政治试题 > 正文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