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教育学硕综合试教育学考研中的重要科目,一定要重视起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考研题型和考点侧重,以及自我模拟测试,学姐汇总了2022年教育学考研311学硕综合试题及解答一,此篇为1-25题,快来一起看看吧!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的核心价值观对应正确的是:
A.实验教育学—狄尔泰—分析与批判
B.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杨贤江—实验与观察
C.文化教育学—布雷岑卡—理解与唤醒
D.批判教育学—弗莱雷—批判解放
【答案分析】D。选项中的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为梅伊曼,狄尔泰为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B选项中的“实验与观察”应为实验教育学的核心价值观;C选项中的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为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大学》。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上述各句中“教”字相同的含义是:
A.反求诸己
B.养子使作善
C.以身垂范
D.上施下效
【答案分析】B。题干各句的“教”的侧重于“教化育人”,而“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句中,“养子使作善”为“培育、育人”之义。
3、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制约作用的是:
A.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
B.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采取混合式教学
C.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良性互助
D.学业竞争中学生关系日益紧张
【答案分析】A。此题将选择范围限定为“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动方与被影响方二者不可颠倒,且影响为“制约作用”,B、C、D都不是社会的发展,能同时满足这两项的为A选项中“乡村学校规模日益减小”,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
4、基于夏山学校实践,尼尔认为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当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其自我中心就会变成利他观念,以及对别人的自然关心。这种观念涉及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答案分析】A。此题题干所表述的重点为当孩子的自我需求被满足后,道德发展水平就会随之得到提升发展。由低层次水平向高水平发展,这个过程为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体现。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各时期教育目的综述虽然有所不同,但始终坚持:
A.培育四有新人
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发展核心素养
D.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分析】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
A.制度化教育弊端
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
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
D.学习化社会来临
【答案分析】A。当制度化教育发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就会出现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产生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从而出现“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的结果。
7、李老师习惯用更加准确的语言复述学生不甚清晰或不甚完整的发言,引得学生频频点头,表示那就是自己的意思。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这属于:
A.正式的课程
B.教师理解的课程
C.理想的课程
D.学生经验的课程
【答案分析】D。经验的课程,即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识别这种课程的方式包括学生问卷、交谈以及根据对学生的观察来推断。题干中提到的是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所以是经验的课程。
8、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其他任何品格都软弱无力,是伪善,而不是真善。这种教育观点的哲学基础:
A.存在主义
B.永恒主义
C.实用主义
D.要素主义
【答案分析】A。存在主义的代表人是布贝尔、雅思贝尔斯。存在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使学生实现“自我完成”,通过“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同时,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品格教育。学校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
9、罗伯特.斯莱文教授提倡多种形式的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学习小组成绩划分法(STAD)”在学业评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与前次成绩相比较计算学生的提高分,以全组提高分数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
B.将学生测验的原始成绩转化为标准分,以全组标准分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
C.各组之间开展一对一的学习竞赛,根据胜负场次对各组成绩进行排名。
D.各组各自合作完成作业,据此评定各组成绩
【答案分析】A。题干中所表述的情境是任课教师对课程的领会。在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中,所有学生最后就所学内容独立参加达标测验,应用提高分计分制进行打分,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分数相加构成小组分数。
10、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
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
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
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
【答案分析】A。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中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为“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并让学生扮演情境角色,模拟情境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为“情景模拟法”。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为“实际锻炼法”。这三个方法在题干表述中都有体现。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
11、宋老师除了给学生上语文课之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表明他扮演的职业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也是()
A.学习者
B.教育管理者
C.研究者
D.家长代理人
【答案分析】B。题干中所表述的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身份所做的表现。
12、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列选项中,列入师范生“毕业要求”的是()
A.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育人
B.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教学
C.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D.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创新
【答案分析】C。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分类制定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认证标准,作为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依据。其中规定,师范生毕业要求有: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13、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这个战略强调了()
A.教育重构社会秩序的功能
B.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功能
C.教育是确定社会发展方向灯塔
D.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钥匙
【答案分析】B。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凸显了党和国家层面对于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评价,体现了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功能。从“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中并不能看出“教育重构社会秩序”“教育确定社会发展方向”“教育解决社会问题”。
14、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最突出的特点是()
A.学术自由
B.待遇优厚
C.不治而议论
D.政教合一
【答案分析】C。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具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所以除讲学与著述外,稷下学宫还是一个资政议政机构,“齐稷下先生喜议政事”,这是学宫的一大特色。议政干世是几乎所有私家学派的特点,但是稷下学宫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为学者提供一个固定的议政论坛,主张不治而议论。
15、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但并不忽视儒家经书的学习,体现这一主张的经典原文是()
A.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B.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D.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
【答案分析】D。其中A选项“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出自《孟子》;其中B选项“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出自《荀子》;C选项“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出自《颜氏家训》;D选项“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出自王守仁《尊经阁记》;所以本题选D。
16、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
A、福建、广东
B.江苏、浙江
C.浙江、福建
D.广东、江苏
【答案分析】D。洋务运动中的留美教育分别分为四批次。其中这四批次学生籍贯极其学生数量分别为:广东84人;江苏20人;安徽2人;浙江9人;山东1人;福建4人。所以据此可以得出这四批次留美学生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和江苏。
17、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维新运动蓬勃发展,维新人士通过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传播维新思想。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开办的学堂是()
A.经正女学
B.南洋公学
C.广雅书院
D.通艺学堂
【答案分析】C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创办了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经正女学、通艺学堂、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公学。所以本题选C。
18、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
【答案分析】B壬子癸丑学在1912年11月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指出初等小学校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更7门课程。所以据此本题选B。
19、1921年,巴顿教育调查团对中国基督教教育展开调查,提出了所谓“更有效率、更基督化和更中国化的建议,其中“更基督化”是指()
A.增加宗教必修课程
B.强化礼拜等宗教仪式
C.以宗教精神影响学生
D.非信教学生不得入学
【答案分析】C巴顿教育调查团对中国基督教教育开调查,提出了所谓“更有效率、更基督化和更中国化的建议,其中“更具有效率”指的是提高质量;“更基督化”指的是基督教教育主要体现在精神与目的上,而不是宗教课程开设的多少、礼拜仪式是否强制等,还包括加强教会学校本身就具有的国际性合作关系;“更具有中国化”是指更本土化、世俗化。所以本题选C。
20、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在教育方面提出了()
A.实行教育普及化
B.推动教育实用化
C.提倡教育科学化
D.推动教育方法论化
【答案分析】A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会上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二大”通过七项奋斗目标,明确提出,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
21、称老百姓和儿童为“最伟大的老师”是()
A.晏阳初
B.梁淑溟
C.陶行知
D.陈鹤琴
【答案分析】C陶行知主张“小先生制”,认为在所有的老师中,有“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所以本题选C。
22、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即
A.民主大众科学的文化教育
B.民主科学革命的文化教育
C.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教育
D.民族科学革命的文化教育
【答案分析】C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所以本题选C。
23、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政府对中学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其重要举措有
A.高中不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
B.高中不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
C.高中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
D.高中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
【答案分析】A国民政府最初中学的体制最初沿袭综合中学,1932年以后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系统混杂,后12月教育部颁布《示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中学法》,废除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高中不分文理科。所以本题选A。
24、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
A.首陀罗种姓享有教育权,吠舍种姓被剥夺教育权
B.吠舍种姓被剥夺了学习《吠陀》的特权
C.刹帝利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权
D.婆罗门种姓享有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教育特权
【答案分析】D。公元前6世纪前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
25、古代罗马共和时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为
A.道德与公民教育
B.知识与技能教育
C.自由教育
D.骑士教育
【答案分析】B。在家庭教育中,1~7岁的儿童主要由母亲抚养和教育。从7岁起,女孩仍在家跟母亲学习作为未来主妇和母亲有关的内容;7~16岁的男孩则跟父亲学习作为农民—军人的实际教育,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同时学习简单的读、写、算等知识,还要记诵《十二铜表法》。
本文内容由学姐手动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以上就是有关【2022年教育学考研311学硕综合试题及解答汇总一!超全】的相关介绍,23考研备考已经告一段落,24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开始了解相关情况,收集考研资讯,制定备考计划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考研信息,都可以登陆考研招生网查阅,超全资讯等你了解!
另外,学姐还为2024考研的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备考礼包,包括真题资料、心得经验、高分笔记、择校推荐等,免费名额数量有限,点击下方蓝色图片速度领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