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济学考研考点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报考专业中有理论经济学的,一定会遇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的复习考点,在不少院校也喜欢考它,因此我们考前一定要了解这个考点,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要求,一起来看。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某一时期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当期该种使用价值总产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纲是时间单位/使用价值数量单位。
二、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避免六个误区
误区之一: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
简析: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如果绝大部分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在社会上占绝大部分,则其生产条件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如果绝大部分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在社会上占很小的一部分,则其生产条件就不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因此,不能笼统地认为,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而应以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为依据。
误区之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制造某中使用价值时,所有劳动者平均达到的技术水平和单位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平均程度。
简析: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相同,但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可能一样,因此生产同样一种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也不同。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同一种产品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极少量的非当时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是没有资格参与平均的。同样,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就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那些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不同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的平均,非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者不同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不能参与平均的。
误区之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中“社会平均”是纯粹的数学平均。
简析:探究某个生产部门内一定时期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首先要弄清能够参与“社会平均”的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制造某中使用价值的不同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劳动时间,非当时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制造某中使用价值的不同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是没有资格参与平均的。其次,这里的“社会平均”只是一种理论的抽象,并不是某个计算中心计算出来的。它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只能从价值规律的作用中体现出来。
误区之四:在一定历史时期,全社会只有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简析:由于存在着社会分工,因此必然在一个社会内形成许多生产部门,如:纺织部门、食品部门、服装部门等等。不同的生产部门内部其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显不可能一样,所以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不同。经济生活中探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以“当时在一定生产部门里”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全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不可能只有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误区之五:同一生产部门内,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旦形成就永远不变。
简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管理水平在提高,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同一生产部门内,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误区之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区别。
简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其区别有三:第一,两者的含义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第二,两者的对称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对于个别劳动时间而言的;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对于剩余劳动时间而言的。第三,两者的属性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三、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它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2)从本质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的方面表现在: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由它们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是价值决定的基础,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
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的区别表现在: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实际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成为经济调节的目标,由于社会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成败至关重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都会尽可能降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以上就是【理论经济学考研高频考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想要了解关于考研报名、院校资讯、分数线、录取线、调剂专业、录取流程、录取率等其他信息,还可
以进入考研招生网查询。
或者
直接在下方【在线咨询】我们的老师↓,速度更高效!
相关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