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那么上师大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究竟是考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上海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18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5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学校现有各类研究生近9000人。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创建于1983年,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四个古典文献学专业之一,也是我校首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本专业硕士点于1985年获准建立,1986年开始招生。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与博士点配套,形成了古白话文献研究、域外汉学文献研究、文学文献研究、宗教文献研究、辞书与语言文献研究等成熟且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全国高校同专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1.方向设置及其特色
本专业根据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师生对口指导与交流,用课堂讨论的方法,将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讨论等结合起来。共开设如下研究方向:
①古白话文献研究
②域外汉学文献研究
③文学文献研究
④宗教文献研究
⑤辞书与语言文献研究
专业资料室藏书丰富,可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各阶段学生使用。
2.导师队伍
目前本专业点共有导师8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名。徐时仪教授、潘牧天副教授从事古白话文献、辞书文献和域外汉学文献研究,朱易安、查清华、赵维国三位教授及孔妮妮副教授从事文学文献、域外汉学文献研究,夏广兴教授从事宗教文献研究,胡绍文副教授从事辞书与语言文献研究。本专业已形成了一支学术研究方向齐备,整体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
3.学术地位和研究成果
本专业多次主办全国和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研究成果多次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朱子语录词语汇释”、“密教传持与宋元社会研究”等,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等多项。
4.课程设置
开设有古白话文献原典导读、域外汉学文献研究、古白话词语研究、佛经音义研究、唐诗学史研究、唐代文学文献学、中国诗学史料学、小说文献学、元明清文学与文献、俗语文献、佛教文化、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辞书史研究、辞典要籍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版本学等。
5.就业去向
教育、出版和文化部门等。
以上就是《上师大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究竟是考什么呢?》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考研招生网,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