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人必看,全新角度2026考研英语基础阶段复习备考建议与备考规划(初试当年6月前)
(1)词汇
为了更好地学习词汇,建议将考试当年6月前的学习周期再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备考开始至考试当年3月),建议考生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大纲词汇书,每天背诵50-80个高频词汇,并利用词根词缀、例句和同反义词辅助记忆,不要求大而全,可优先记忆单词的核心词义。另外,在背诵时,建议搭配背单词APP检测背诵效果。本阶段要求迅速熟悉单词含义,不求精准拼写。
第二阶段(考试当年4月至5月),建议考生结合真题进行词汇学习,首先整理真题中的生词和考点词,其次可按照经济、科技等主题分类记忆,以强化词汇的运用能力。
第三阶段(考试当年6月),建议考生将每日记忆的新词量减少至30-50个,重点复习易混淆词汇和真题中的高频词,并继续通过APP巩固记忆。
此外,建议考生根据实际记忆情况灵活调整学习计划,避免机械重复,旨在6月前扎实掌握考研核心词汇,为后续的真题训练奠定坚实基础。
(2)语法
基础阶段,语法是重点学习内容,考生学习语法的目的,一是理解阅读中的长难句,进而解决阅读题目;二是顺利完成翻译题目,并拿到翻译高分;三是训练复合句式写作,以丰富作文语言。随着考研英语阅读和翻译中长难句比重的持续增加,对考生的语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考生在基础阶段就开始培养拆解长难句的能力。可以通过四个步骤进行句子拆解:第一步锁定谓语动词;第二步识别连接词;第三步标定主谓宾主干;第四步剥离修饰成分。在拆解过程中,考生需要聚焦三个关键点:①准确提取含时态、语态的谓语动词;②准确辨识从句性质;③快速划分句子主干与修饰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长难句训练不是单纯学习语法术语,而是培养逻辑解剖能力。例如2023年真题“Despite challenges, researchers persisted”经四步拆解后,5秒即可抓取核心“研究者坚持”。考生具备长难句剖析能力,一方面可以快速破译阅读文章的复杂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撰写多层复合句式,丰富写作语言。
最后,在基础阶段的语法学习中,考生要将方法论转化为解题能力。因此,考生需要结合真题进行训练,在翻译、阅读的练习中反复训练拆解速度,最终实现“秒抓主干-分层理解-整体把握”的解题闭环。
(3)阅读
除了记忆单词、学习语法外,在基础阶段要开始进行阅读理解板块的学习。基础阶段的阅读学习应在有一定的词汇和长难句积累后进行,主要聚焦两个核心模块:词汇语法运用与解题方法学习。
①通过阅读训练词汇和语法的运用
基础阶段除了进行词汇、语法的学习外,还应通过练习阅读理解来训练词汇和语法的灵活运用。词汇方面,建议考生在阅读训练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优先通过构词法、句式结构等确定词性,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尝试推导该单词的词义,而后再将生词积累下来反复记忆。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训练考生的词义推导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考生流畅阅读整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此外,练习真题阅读时,还应重点关注影响解题的核心词与解题替换词,为解题方法的学习打好基础。语法方面,可通过阅读练习继续夯实长难句分析能力,重点强化句子主干的提取训练。
②解题方法学习
阅读的学习建议采用“题型解法学习-题型专项强化-综合应用”的三步递进式学习方法。在基础阶段,不建议直接练习完整篇章,而应拆分成具体的题型,分题型学习解题方法。建议系统梳理细节题、推理题、主旨题等六大题型的题干特征,并学习各个题型的标准化解题流程,例如先定位,后比对,抄加改,排干扰。完成解题方法的学习后,可对不同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将解题方法熟练运用到题目中。
(4)写作
建议考生在基础阶段先明确考研作文的题型、对应分值、常考角度等基础考情信息。
考情明确后,基础阶段写作的学习应聚焦于文章整体结构的构思和英语写作语料的积累。按照正确的解题步骤,考生在写作前首先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行文角度和写作框架,然后再进行词句的补充与串联。因此,写作的学习应先学习如何审题立意,如何搭建写作框架。
首先,考生应整理、学习历年真题中常考的作文类型和立意角度。以“校园生活类”大作文为例,考生要明确该类图画或图表作文常考的立意角度,如“如何选择职业方向?”“为什么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等。其次,考生应学习、梳理常见立意角度的写作框架,需做到快速搭建描述、分析、总结的三段式提纲。
此外,考生可按照文章类别,分类积累所涉及的高频短语、词汇、句式,以扩充写作语料库,让文章语言更丰富。
咨询热线:400-103-8883